記者陳柏翰/台北報導
夏天炎熱潮濕,身體虛弱,抗病能力低下,且對炎熱的氣候適應不佳,容易中暑。中醫師表示,中暑不是只有在烈日下缺水發生,若長期待在冷氣房,也恐有中「陰暑」的可能。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修安表示,若在大太陽下曝曬過久,出現類似熱衰竭的症狀,就是「陽暑」。「陰暑」是平時處於冷氣房,突然外出至高溫室外,後又進入冷氣很強的室內等,引發體溫調節失?,導致頭痛惡心、身體倦怠等類似感冒症狀。且由於室內外溫差過大,加上身體對寒熱的協調性比較差、缺乏運動、無法順暢出汗,就會出現胸悶、神昏、氣短、疲倦及沉重感。
吳修安說,陰暑是室內外溫差大所造成,建議平常應少吹冷氣、少泡冷水澡、少喝涼飲或吃冰品,以減少外來寒濕侵犯人體,避免寒濕鬱閉炎熱暑氣而致陰暑。喝熱飲、洗熱水澡等讓身體微微出汗也可改善。
夏天要避免陰暑上身,也應注意在納涼時遇到氣溫下降,或感覺身體發涼時,要趕緊添加衣服或停止納涼,飲食方面要避免冷飲和冷瓜果的攝取量,另外,運動或勞動過後不要立即用冷水沖澡。
陽暑則是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下造成,建議避免在烈日下待太久,同時穿著透氣衣服、每天適當補充水分。
另外,平時可藉由食療方式預防中暑,例如中藥茶飲的「白虎湯」可調節體內濕熱。容易中暑的體質,平時可多吃清涼降火食物,如絲瓜、冬瓜、空心菜、蘆薈、綠豆及薏仁等。
中藥茶飲生脈飲,亦可有效恢復心氣,提升心臟功能,以預防中暑。若是因為夏日汗出過多導致心氣虛弱時,建議不要過食甜食,甜食以及冰冷的含糖飲料,會阻礙心氣的恢復。

arrow
arrow

    xpbrrbnxp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